3月23日,国资委在全央企范围内召开视频会议,对央企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进行动员部署。会议共设分会场1159个,国资和央企系统约40400人参会。
国资委主任王勇在会议上表示,国资委决定在央企开展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此次活动将突出提升投资决策、全面预算、全面风险、科技创新、人力资源、产权、法律、采购、安全生产、管理信息化、社会责任、党建和反腐倡廉等十三个方面的管理工作。
王勇表示,目前多数央企成本压力增大,经济效益下滑,全年经济效益保持增长的任务十分艰巨,有不少企业反映,当前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相比,形势可能更为严峻。在这种形势下,通过管理提升找到风险点,止住出血点,向管理要效益、要质量,对保持央企生产经营平稳运行至关重要。
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对本报记者表示,管理提升活动的具体做法,就是国资委注意到,在管理方面,有的央企做得比较好,有的央企一般,有的央企在某些管理方面做得比较好,但其他方面一般,“这次活动就是要将央企在十三个方面最优秀的管理经验细致地总结出来,每一个管理方面都要出版一本书。”
立足央企改革核心目标
此前,国资委为央企“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定调:由依靠资本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方式转为更注重内部资源整合。
据本报记者了解,国资委对此次活动酝酿已久,提升管理“两年规划”不仅是国资委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经济增速调低到7.5%的一个反应,也是央企转变发展方式的一个显著信号。
王勇表示,央企全面开展管理提升活动,是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确定的主题和主线,立足于央企“十二五”改革发展核心目标,立足于对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研判,特别是立足于央企管理实际情况做出的一项重要决定。
从去年10月份开始,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中央企业实现净利润的增长幅度开始明显下降,今年年初,央企的经营环境愈加不容乐观,普遍面临经营压力。
在这种形势下,“一些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容易被掩盖、被忽视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更加显露出来”,提升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另外,不久前,国资委着重从管理方面对央企与世界一流企业进行对标研究,发现央企与一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存在的差距较大,突出表现在基础管理、并购后的资源整合、管理信息化、国际化经营管理等方面。
王勇直言,一些企业在基础管理方面,总部高效管控能力薄弱,流程不顺,标准不一,信息不畅,集而不团、管而不控的现象普遍存在,基础管理有较大提升空间。
此次提升管理活动还重点针对提升企业并购整合能力。王勇表示,世界一流企业善于利用资本市场,并购整合一般很成功,但一些央企花巨资收购项目或资产后,资源整合和有效管理力度不够,整体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甚至有的企业规模扩大了,管理水平跟不上,带来较大的经营风险。
“两年规划”
按照国资委的计划,此次管理提升活动从今年3月开始,至2014年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国资委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由王勇任组长,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姜志刚任副组长。
在调研了大量央企的基础上,国资委认为,上述十三个方面都是央企经营管理普遍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也是本次管理提升的重点。
由于成本费用上涨压力增大是今年市场的客观现实。王勇指出,一些央企面对高成本挑战,缺乏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成本费用快速上涨,效益水平大幅下滑。
为缓解成本压力,国资委将要求一些企业在管理中按照“突出将被增效”的要求,细化控制成本,从严压缩可控费用,严格支出定额和标准,缩减低效业务资源等。
为推进活动深入,国资委将继续加强央企与台塑、思科、三星等企业之间的交流,将台塑的单元成本分析法、“一日结算”等,思科的研发管理,三星的质量和品牌管理、财务管控等经验引入央企。
国资委冀望通过为期两年的管理提升活动,在央企中切实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机制,加快推进央企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此次活动的主题是“强基固本、控制风险,转型升级、保值增值,做优做强、科学发展”。
一位央企副总对本报记者表示,提升管理是央企改革发展的必须选择,也是提升我国实体经济实力的必要途径,在国资委要求改进管理水平的情况下,央企扩张式的投资项目将不会像“十一五”期间那样容易获批,甚至整体投资规模将明显下降。
作者:邓 瑶 吕一叶